白薇,釋名亦名薇草、白幕、春草、 、骨美。
氣味 (根)苦、咸、平、無毒。
主治
1、肺實鼻塞,不知香臭。用白薇、款冬花、貝母各一兩,百部二兩,共研為末。每服一錢,米湯送下。
2、婦女遺尿(不拘胎前產後)。用白薇、芍藥各一兩,共研為末,每服一茶匙,酒送下。一天服三次。
3、血淋、熱淋。治法同上。 4、婦女血闕(平時無病,突然昏倒, 目閉口禁,過很久才醒悟過來,這種病叫“血闕”,也叫“鬱冒”) 。用白薇、當歸各一兩,人參半兩, 甘草一錢半。每服五錢,加水二碗煮成一碗,溫服。此方名“白薇湯”。
5、刀傷。用白薇研末敷傷口。
6、婦女產中虛煩嘔逆。用白薇同桂樹一分,竹皮石膏三分,甘草七分,
加棗肉調成丸子。每服一丸,米湯送下。用熱者白薇用量加倍。
白薇,中國古籍,本草綱目,本草綱目-草部,李時珍
本草纲目
《本草纲目》是一部集16世紀以前,中國本草學大成的著作。作者是明朝的李时珍,撰成于万历六年(1578年),万历二十三年(1596年)在金陵(今南京)正式刊行。 從《本草綱目》完稿至刻印,中間經歷了十多年的時間,原因是當時《本草綱目》沒有名家的讚許與政府的支持,李時珍到過蘄州、黃州和武昌,都找不到承印的書商。1579年,他赴當時中國刻印書籍的中心南京尋求出版,但仍未成功。1590年,他終於得到南京藏書家兼出版商胡承龍的幫助,出錢刻印。可惜,李時珍未及三年便卒於家,未能看到自己的著作問世。
《本草纲目》共52卷,载药1892种(其中李时珍新增药物374种),书中附有药物图1109幅,方剂11096首(其中8000余首是李时珍自己收集和拟定的),约190万字,分为16部(水、火、土、金石、草、谷、菜、果、木、服器、虫、鳞、介、禽、兽、人)60类。每种药物分列释名(確定名稱)、集解(敘述產地)、正误(更正過去文獻的錯誤)、修治(炮製方法)、气味、主治、发明(前三項指分析藥物的功能)、附方(收集民間流傳的藥方)等项。全書收錄植物藥有881種,附錄61種,共942種,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種,共計1095種,佔全部藥物總數的58%。李時珍把植物分為草部、谷部、菜部、果部、木部五部,又把草部分為山草、芳草、溼草、毒草、蔓草、水草、石草、苔草、雜草等九類。
《本草纲目》共52卷,载药1892种(其中李时珍新增药物374种),书中附有药物图1109幅,方剂11096首(其中8000余首是李时珍自己收集和拟定的),约190万字,分为16部(水、火、土、金石、草、谷、菜、果、木、服器、虫、鳞、介、禽、兽、人)60类。每种药物分列释名(確定名稱)、集解(敘述產地)、正误(更正過去文獻的錯誤)、修治(炮製方法)、气味、主治、发明(前三項指分析藥物的功能)、附方(收集民間流傳的藥方)等项。全書收錄植物藥有881種,附錄61種,共942種,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種,共計1095種,佔全部藥物總數的58%。李時珍把植物分為草部、谷部、菜部、果部、木部五部,又把草部分為山草、芳草、溼草、毒草、蔓草、水草、石草、苔草、雜草等九類。
2014年10月23日 星期四
白芷 - 本草綱目 - 草部 - 李時珍
白芷,釋名亦名白、芳香、澤芬、苻蘺、、莞、葉名麻、藥。
氣味 (根)辛、溫、無毒。
主治
肺、胃、大腸三經的疾病。李時珍說:白芷“所在之病不離三經。如頭目眉齒諸病,三經之風熱也;如漏帶癰疽諸病, 三經之濕熱也。風熱者,辛以散之;濕熱者,溫以除之。為陽明主藥,故又能治血病、胎病,而排膿、生肌、止痛。”
1、一切傷寒。用白芷一兩、生甘草半兩、姜三片、蔥白三寸、棗一枚、鼓五十粒,加水二碗,煎藥服下服汁,煎藥服下取汗。不汗再服。此方名“神白散”,或“聖僧散。”
2、一切風邪。治法同上。
3、傷風流涕。用白芷一兩、荊芥穗一錢,研細。每服二錢,茶送下。
4、偏正頭風。用白芷(炒)二兩五錢,川芎(炒)、甘草(炒)、川烏頭(半生半熟)各一兩,共研為末。每服一錢,細茶薄荷湯送下。
5、頭暈。用白芷洗曬後研細,煉蜜做成丸子,如彈子大。每嚼服一丸,茶湯或荊芥湯送下。
6、風熱牙痛。用白芷一錢、丹砂五分,共研為末,加蜜做成丸子,如芡子大。常取以擦牙,有效。又方:白芷、吳茱萸等分,泡水嗽口,吐去延水。
7、眼病。用白芷、雄黃,共研為末,加煉蜜做成丸子,如龍眼大,丹砂為衣。每服一丸,茶送下。飯後服,一天服二次。此方名“還睛丸”。
8、口齒氣臭。用白芷七錢,研細。每服一錢,飯後服,清水送下。
白芷,中國古籍,本草綱目,本草綱目-草部,李時珍
氣味 (根)辛、溫、無毒。
主治
肺、胃、大腸三經的疾病。李時珍說:白芷“所在之病不離三經。如頭目眉齒諸病,三經之風熱也;如漏帶癰疽諸病, 三經之濕熱也。風熱者,辛以散之;濕熱者,溫以除之。為陽明主藥,故又能治血病、胎病,而排膿、生肌、止痛。”
1、一切傷寒。用白芷一兩、生甘草半兩、姜三片、蔥白三寸、棗一枚、鼓五十粒,加水二碗,煎藥服下服汁,煎藥服下取汗。不汗再服。此方名“神白散”,或“聖僧散。”
2、一切風邪。治法同上。
3、傷風流涕。用白芷一兩、荊芥穗一錢,研細。每服二錢,茶送下。
4、偏正頭風。用白芷(炒)二兩五錢,川芎(炒)、甘草(炒)、川烏頭(半生半熟)各一兩,共研為末。每服一錢,細茶薄荷湯送下。
5、頭暈。用白芷洗曬後研細,煉蜜做成丸子,如彈子大。每嚼服一丸,茶湯或荊芥湯送下。
6、風熱牙痛。用白芷一錢、丹砂五分,共研為末,加蜜做成丸子,如芡子大。常取以擦牙,有效。又方:白芷、吳茱萸等分,泡水嗽口,吐去延水。
7、眼病。用白芷、雄黃,共研為末,加煉蜜做成丸子,如龍眼大,丹砂為衣。每服一丸,茶送下。飯後服,一天服二次。此方名“還睛丸”。
8、口齒氣臭。用白芷七錢,研細。每服一錢,飯後服,清水送下。
白芷,中國古籍,本草綱目,本草綱目-草部,李時珍
杜若 - 本草綱目 - 草部 - 李時珍
杜若,釋名杜蘅、杜蓮、若芝、楚蘅、山薑。
氣味 (根)辛、微溫、無毒。
主治
胸脅逆氣,頭痛流涕,皮間風熱等。李時珍說:“杜若乃神農上品,治足少陰、太陽諸證要藥,而世不知用,惜哉。”(意思是說,杜若在《神農本草經》裡列為“上品”, 是治腎、膀胱諸經的要藥,但是人們不知道
用它,這是很可惜的。 )
杜若,中國古籍,本草綱目,本草綱目-草部,李時珍
氣味 (根)辛、微溫、無毒。
主治
胸脅逆氣,頭痛流涕,皮間風熱等。李時珍說:“杜若乃神農上品,治足少陰、太陽諸證要藥,而世不知用,惜哉。”(意思是說,杜若在《神農本草經》裡列為“上品”, 是治腎、膀胱諸經的要藥,但是人們不知道
用它,這是很可惜的。 )
杜若,中國古籍,本草綱目,本草綱目-草部,李時珍
芍藥 - 本草綱目 - 草部 - 李時珍
芍藥,釋名 將離、梨食、白芍、餘容、延。白者名金芍藥,赤者名木芍藥。
氣味 (根)苦、平、無毒。
主治
1、腹中虛痛。用白芍藥三錢、炙甘草一,加水二碗,煎成一碗溫服。夏月加黃芩五分,惡寒加肉桂一錢,冬月大寒再加桂一錢。
2、骨痛。用芍藥二分、虎骨一兩,炙後研細,裝入布袋放在酒三升中泡五天。每次飲酒三合,一天三次。
3、腳氣腫痛。用芍藥六兩、甘草一兩,共研為末,白開水送下。
4、消渴。用白芍藥、甘草,等分為末。每用一錢,水煎服。一日服三次。有特效。
5、鼻血不止。用芍藥研細,每服兩匙,水送下。
6、鼻血、咯血。用白芍藥一兩、犀角末二錢半,共研細,新水沖服一茶匙。血止為限。
7、崩中下血(小腹痛)。用芍藥一兩(炒黃)、柏圳六兩(微炒)。每服二兩,加水一升,煮成六合。又方: 將上方中的兩味藥,共研為末。每服二錢,酒送下。
8、月經不停。用白芍藥、香附子、熟艾葉各一錢半,水煎服。
9、赤白帶長期不愈。用白芍藥三兩、乾薑半兩,銼碎黃,搗成末。每服二匙,空心服,水送下。一天服二次。又方:芍藥炒黑,研為末,酒送服。
10、刀傷。用白芍藥一兩,熬黃,研細。每服二錢,酒或米湯送下。同時可用藥末敷傷處。
11、木舌腫滿。用赤芍藥、甘草煎水熱漱。
12、魚骨鯁喉。用白芍藥嚼細咽汁。
芍藥,中國古籍,本草綱目,本草綱目-草部,李時珍
氣味 (根)苦、平、無毒。
主治
1、腹中虛痛。用白芍藥三錢、炙甘草一,加水二碗,煎成一碗溫服。夏月加黃芩五分,惡寒加肉桂一錢,冬月大寒再加桂一錢。
2、骨痛。用芍藥二分、虎骨一兩,炙後研細,裝入布袋放在酒三升中泡五天。每次飲酒三合,一天三次。
3、腳氣腫痛。用芍藥六兩、甘草一兩,共研為末,白開水送下。
4、消渴。用白芍藥、甘草,等分為末。每用一錢,水煎服。一日服三次。有特效。
5、鼻血不止。用芍藥研細,每服兩匙,水送下。
6、鼻血、咯血。用白芍藥一兩、犀角末二錢半,共研細,新水沖服一茶匙。血止為限。
7、崩中下血(小腹痛)。用芍藥一兩(炒黃)、柏圳六兩(微炒)。每服二兩,加水一升,煮成六合。又方: 將上方中的兩味藥,共研為末。每服二錢,酒送下。
8、月經不停。用白芍藥、香附子、熟艾葉各一錢半,水煎服。
9、赤白帶長期不愈。用白芍藥三兩、乾薑半兩,銼碎黃,搗成末。每服二匙,空心服,水送下。一天服二次。又方:芍藥炒黑,研為末,酒送服。
10、刀傷。用白芍藥一兩,熬黃,研細。每服二錢,酒或米湯送下。同時可用藥末敷傷處。
11、木舌腫滿。用赤芍藥、甘草煎水熱漱。
12、魚骨鯁喉。用白芍藥嚼細咽汁。
芍藥,中國古籍,本草綱目,本草綱目-草部,李時珍
薑黃 - 本草綱目 - 草部 - 李時珍
薑黃,釋名 寶鼎香。
氣味(根)辛、苦、大寒、無毒(一說性熱)。
主治
1、心痛難忍。用薑黃一兩、桂三兩,共研為末,每服一錢,醋湯送下。
2、胎寒腹痛(嬰兒啼哭吐乳,大便色青,狀如驚風,出冷汗)。用薑黃一錢,沒藥、沒香、乳香各二錢,共研為末,加蜜調成丸了,如芡子大。每服一丸,鉤藤煎湯化下。
3、產後血痛(腹內有血塊)。用薑黃、桂心,等分為末,酒沖服一匙,血下儘後即愈。
4、瘡癬初發。用薑黃研末擦上,甚效。
薑黃,中國古籍,本草綱目,本草綱目-草部,李時珍
氣味(根)辛、苦、大寒、無毒(一說性熱)。
主治
1、心痛難忍。用薑黃一兩、桂三兩,共研為末,每服一錢,醋湯送下。
2、胎寒腹痛(嬰兒啼哭吐乳,大便色青,狀如驚風,出冷汗)。用薑黃一錢,沒藥、沒香、乳香各二錢,共研為末,加蜜調成丸了,如芡子大。每服一丸,鉤藤煎湯化下。
3、產後血痛(腹內有血塊)。用薑黃、桂心,等分為末,酒沖服一匙,血下儘後即愈。
4、瘡癬初發。用薑黃研末擦上,甚效。
薑黃,中國古籍,本草綱目,本草綱目-草部,李時珍
高良薑 - 本草綱目 - 草部 - 李時珍
高良薑,釋名 蠻姜,子名紅荳蔻。
氣味 (根)辛、大溫、無毒。
主治
1、霍亂吐瀉。用高良薑(炙令焦香)五兩,加酒一升,煮三、四沸,一次服完。
2、腳氣欲吐(患腳氣病的人,容易發吐。日常生活,注意早餐多食,午餐少食,晚餐不食,或喝一點豉粥。有發吐感覺時,立即服藥)。用高良薑一兩,加水三升,煮成一升,一次服完。如急切間找不到高良薑,可以母薑一兩代替,清水煎服。療效較差,然亦有效。
3、心脾冷痛(按:即胃痛)。用高良薑四兩,切片,分成四份:一兩以陳米半合炒黃,去米;一兩以陳壁土半兩炒黃,去土;一兩以巴豆三十四個炒黃,去豆;一兩以斑蝥三十四個炒黃,去蝥。另取吳茱萸一兩,酒浸一夜後,同高良薑一起再炒,共研為末,以浸吳茱萸的酒調藥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十五丸,空心服,薑湯送下。此方名“高良薑丸”。又方:高良薑三錢,五靈脂六錢,共研為末。每服三錢,醋湯調下。
4、養脾溫胃,去冷消痰,寬胸下氣。用高良薑、乾薑等分,炮過,研細,加麵糊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十五丸,飯後服,桔皮湯送下。妊婦忌服。
5 、脾虛寒瘧( 寒多熱少,不思飲食)。用高良薑(麻油炒)、乾薑(炮) 各一兩,共研為末。每服五錢,以豬膽汁調成膏子,臨發病前,熱酒調服。又方:上方所製的藥末,加膽汁和丸,每服四十丸,酒送下。又方:
高良薑、乾薑,半生半炮各半兩,穿山四三錢,共研為末。每服二錢,豬腎煮酒送下。
6、雙目突然紅痛。用小管吹高良薑末入鼻。使打噴嚏,紅痛即消。
7、風牙痛腫。用高良薑二寸、全蠍(焙)一枚,共研為末,擦痛處,吐出涎水,以鹽湯漱口。
高良薑,中國古籍,本草綱目,本草綱目-草部,李時珍
氣味 (根)辛、大溫、無毒。
主治
1、霍亂吐瀉。用高良薑(炙令焦香)五兩,加酒一升,煮三、四沸,一次服完。
2、腳氣欲吐(患腳氣病的人,容易發吐。日常生活,注意早餐多食,午餐少食,晚餐不食,或喝一點豉粥。有發吐感覺時,立即服藥)。用高良薑一兩,加水三升,煮成一升,一次服完。如急切間找不到高良薑,可以母薑一兩代替,清水煎服。療效較差,然亦有效。
3、心脾冷痛(按:即胃痛)。用高良薑四兩,切片,分成四份:一兩以陳米半合炒黃,去米;一兩以陳壁土半兩炒黃,去土;一兩以巴豆三十四個炒黃,去豆;一兩以斑蝥三十四個炒黃,去蝥。另取吳茱萸一兩,酒浸一夜後,同高良薑一起再炒,共研為末,以浸吳茱萸的酒調藥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十五丸,空心服,薑湯送下。此方名“高良薑丸”。又方:高良薑三錢,五靈脂六錢,共研為末。每服三錢,醋湯調下。
4、養脾溫胃,去冷消痰,寬胸下氣。用高良薑、乾薑等分,炮過,研細,加麵糊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十五丸,飯後服,桔皮湯送下。妊婦忌服。
5 、脾虛寒瘧( 寒多熱少,不思飲食)。用高良薑(麻油炒)、乾薑(炮) 各一兩,共研為末。每服五錢,以豬膽汁調成膏子,臨發病前,熱酒調服。又方:上方所製的藥末,加膽汁和丸,每服四十丸,酒送下。又方:
高良薑、乾薑,半生半炮各半兩,穿山四三錢,共研為末。每服二錢,豬腎煮酒送下。
6、雙目突然紅痛。用小管吹高良薑末入鼻。使打噴嚏,紅痛即消。
7、風牙痛腫。用高良薑二寸、全蠍(焙)一枚,共研為末,擦痛處,吐出涎水,以鹽湯漱口。
高良薑,中國古籍,本草綱目,本草綱目-草部,李時珍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