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草纲目

《本草纲目》是一部集16世紀以前,中國本草學大成的著作。作者是明朝的李时珍,撰成于万历六年(1578年),万历二十三年(1596年)在金陵(今南京)正式刊行。 從《本草綱目》完稿至刻印,中間經歷了十多年的時間,原因是當時《本草綱目》沒有名家的讚許與政府的支持,李時珍到過蘄州、黃州和武昌,都找不到承印的書商。1579年,他赴當時中國刻印書籍的中心南京尋求出版,但仍未成功。1590年,他終於得到南京藏書家兼出版商胡承龍的幫助,出錢刻印。可惜,李時珍未及三年便卒於家,未能看到自己的著作問世。
《本草纲目》共52卷,载药1892种(其中李时珍新增药物374种),书中附有药物图1109幅,方剂11096首(其中8000余首是李时珍自己收集和拟定的),约190万字,分为16部(水、火、土、金石、草、谷、菜、果、木、服器、虫、鳞、介、禽、兽、人)60类。每种药物分列释名(確定名稱)、集解(敘述產地)、正误(更正過去文獻的錯誤)、修治(炮製方法)、气味、主治、发明(前三項指分析藥物的功能)、附方(收集民間流傳的藥方)等项。全書收錄植物藥有881種,附錄61種,共942種,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種,共計1095種,佔全部藥物總數的58%。李時珍把植物分為草部、谷部、菜部、果部、木部五部,又把草部分為山草、芳草、溼草、毒草、蔓草、水草、石草、苔草、雜草等九類。

2014年10月22日 星期三

白鮮 - 本草綱目 - 草部 - 李時珍

白鮮,釋名 鮮,音仙。亦名白 、白羊鮮、金雀兒椒。
氣味 (根皮)苦、寒、無毒。
主治
頭風、黃疸、欬逆、風瘡、疥癬、赤爛等症。
產後中風,但體虛不能服他藥的病人,可用白癬皮加新汲水三升煮成一升,溫服。李時珍指出:白鮮是治各種黃疸病和風痺的要藥,但許多醫生只用之於瘡科,這是不夠的。
白鮮,中國古籍,本草綱目,本草綱目-草部,李時珍

獨活 - 本草綱目 - 草部 - 李時珍

獨活,釋名亦名羌活、羌青、獨搖草、護羌使者、胡王使者、長生草。李
明珍說:“獨活、羌活乃一類二種,以中國者為獨活。
氣味 苦、甘、平、無毒。
主治
1、中風,通風發冷,不知人事。用獨活四兩,加好酒一升,煎半升服。又方:獨活一兩,加酒二升,煮成一升; 另用大豆五合,炒至爆裂,以藥酒倒入,蓋好。過一段時間,溫服三合。
2、癱瘓。用羌活二斤、構子一斤,共研為末,每服一茶匙。一天服三次。
3、產後中風,四肢抽筋,不能言語。用羌活二兩,煎酒服。
4、產後腹痛,甚至腸出。用羌活二兩,煎酒服。
5、妊婦浮腫或風水浮腫。用羌活、蘿蔔子同炒香,只取羌活研細。每服二錢,溫酒調下。第一天服一次,第二天服二次,第三天服三次。
6、關節痛。用獨活、羌活、松節等分,酒煮過。每天一杯,空心飲。
7、風牙腫痛。用獨活煮酒熱漱。又方:獨話、地黃各三兩,共研為末。每取三錢,加水一碗煎服,連渣服下。睡前再服一次。
8、喉閉口禁。用羌活三兩、牛蒡子二兩,煎水一大杯,加白礬少許灌下。
9、睛垂至鼻(眼睛下垂到鼻部,大便下血,痛不可忍。病名“肝脹”)。用羌活煎汁服,幾碗之後,病自全癒。
10、太陽頭痛。用羌活,防風、紅豆,等分為末。每取少許吸入鼻孔。

獨活,中國古籍,本草綱目,本草綱目-草部,李時珍

升麻 - 本草綱目 - 草部 - 李時珍

升麻,釋名 亦名周麻。
氣味 甘、苦、平、微寒、無毒。
主治
1、豌豆斑瘡(狀如豌豆,有白漿,由頭面傳及軀體,不急救有生命危險)。用蜜煎升麻,隨時取食。另以水煮升麻,棉花沾藥汁洗瘡。
2、突發腫毒。用升麻磨醋,隨時塗搽。
3、喉痺。用升麻片含咽,或以升麻半兩煎水服,引吐為效。
4、胃熱牙痛。用升麻煎湯,熱漱並嚥下。方中加生地黃亦可。
5、口舌生瘡。用升麻一兩、黃連三分,共研為末。棉裹藥末含咽。
6、痱子熱癢。用升麻煎湯服並洗痱子。
7、產後惡血不盡。用升麻三兩,加清酒五升煮成二升,分兩次服下。
8、解莨菪、野葛等毒。用升麻煮汁,多服。
升麻,中國古籍,本草綱目,本草綱目-草部,李時珍

貝母 - 本草綱目 - 草部 - 李時珍

貝母,釋名亦名檾、勤母、苦菜、苦花、空草、藥實。
氣味 (根)辛、平、無毒。
主治
1、胸膈鬱積。用貝母(去心),加薑汁炒後研細,再和薑汁、麵糊做成丸子。每服七十丸。
2、化痰降氣,止咳解鬱。用貝母(去心)一兩、薑製厚朴半兩,加蜜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開水送下。
3、小兒百日咳。用貝母五錢、甘草(半生半灸)二錢,共研為末,加沙糖調成丸子,如芡子大,每次以米​​湯化服一丸。
4、乳汁不下。用貝母、知母、牡蠣粉等分,研為細末。每服二錢,豬蹄湯調服。此方名“二母散”。
5、目昏,流冷淚。用貝母一枚、胡椒七料,共研為細末,點眼。
6、目生弩肉。用貝母、丁香,等分為末,加乳汁調勻點眼。
7、吐血、鼻血不止。用貝母(炮過),研為細末。每服二錢,溫漿水送下。
8、小兒鵝口,滿口白爛。用貝母(去心,研細)半錢,加水五分​​、蜜少許,煎三沸。取抹患處。
9、乳癰。用酒送服貝母二錢,另找人吮乳,使之通暢。
10、紫白瘢。用貝母、南星,等分為末。生薑帶汁調藥搽瘢上。

貝母,中國古籍,本草綱目,本草綱目-草部,李時珍